2025-07-30 11:02:37 美团旅行观察
成都游客夜间消费(18:00-次日6:00)占全天文旅消费总额的比例高达66.4%
美团平台2025年1-6月数据显示,成都市文旅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劲活力与发展动能,其中,成都游客夜间消费(18:00-次日6:00)占全天文旅消费总额的比例高达66.4%,且80后、90后年轻游客群体合计占比超过75%,进一步凸显了年轻消费市场的蓬勃潜力。为引导暑期消费,美团联合成都市商务局正式发布《2025成都暑期消费指南》,依托平台数据洞察,为游客提供权威的成都消费指引。
01 潮流枢纽:春熙路商圈的时尚引力 春熙路商圈作为成都核心商业地标,集中体现了城市的消费活力与时尚魅力,在《中国商圈商业力TOP100指数榜单》中,春熙路商圈位列全国第五,2025年春节期间,春熙路商圈客流量达到438.5万人次、同比增长5.8%。区域内高端品牌旗舰店与潮流特色店铺汇聚,大型商业综合体与精致小店并存。美团数据显示,春熙路所在的锦江区游客接待量位居全市首位。成都IFS汇集众多国际一线品牌,持续吸引追求品质与时尚的消费群体。 远洋太古里凭借其开放式、低密度的独特街区形态,融合高端零售、特色餐饮与文化艺术,成为潮流消费与社交的重要目的地。该区域日均客流量庞大,展现出极强的消费吸引力。春熙路商圈不仅是购物中心,更是时尚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频繁举办的时尚秀场与新品发布活动,引领着成都及西南地区的时尚潮流风向。 02 文化地标:宽窄巷子的历史与生活美学 宽窄巷子是成都城市历史记忆与生活美学的集中承载地。其52个特色院落遵循“一院一景、一院一品”理念,是中国南方城市中融合北方胡同文化与川西民居四合院建筑风格的独特范本。宽巷子着重展现“品川茶、尝川菜、赏川戏、体验川西民居”的成都传统闲适生活;窄巷子建筑风格中西交融,业态更为丰富多元;井巷子则以砖墙为媒介,呈现老成都的历史风貌。作为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和“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宽窄巷子累计接待游客已超2亿人次,仅2024年游客接待量即达3326万人次。这里不仅是体验成都平原宜居休闲生活的典范,更是深度感受成都城市文化根脉和“最成都”生活美学的首选场所。 03 美食高地:建设巷的特色餐饮聚集 建设巷是成都特色餐饮文化的生动缩影,深受游客与本地居民青睐。这条街道密集分布着超过260家餐饮商铺,提供火锅粉、烤脑花、糖油果子等丰富的成都特色小吃。美团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成都市游客餐饮类订单量和消费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1.7%和12.4%,游客餐饮单均消费金额为60.6元,建设巷是推动这一增长的重要区域之一。 用餐高峰时段,巷内人气旺盛,代表性商户如“何师烧烤”、“阿遇烤五花肉”等门前常见顾客排队等候。建设巷以亲民的价格和地道的风味,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对成都特色美食的需求,成为体验成都烟火气息和美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 04 创意空间:东郊记忆的艺术与休闲消费 东郊记忆作为由工业遗存转型而成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成都艺术消费与休闲娱乐的热点区域。东郊记忆园区培育和推动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继2024年游客接待量超1700万人次、人均消费额较改造前增长217%、营收较改制前增长370%后,2025年上半年延续快速增长态势,1~6月园区客流量超800万。园区保留了工业建筑风貌,同时注入现代创意元素,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园区内音乐展馆、艺术空间林立,年均举办各类演出及活动超千场,涵盖音乐会、艺术展览、创意市集等多种形式。如“塘谣火塘民谣酒吧”提供沉浸式音乐体验,“屋有岛”等密室品牌凭借精良设计吸引年轻群体参与挑战。今年春节档、五一等重点节假日期间,东郊记忆单日客流多次突破10万人次。五一假期5天累计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同比增长15.6%,单日峰值达14.2万人次。这些数据表明,东郊记忆正持续兑现“非标商业目的地”的号召力,人流基础稳固,发展韧性增强。 05 夜间活力:夜游锦江与玉林东路的消费场景 成都夜间消费活力充沛。美团数据显示,休闲娱乐订单量同比增长24.8%,游客夜间消费占比达66.4%,游客人均消费超百元,法定节假日消费可达平日的1.7倍。夜游锦江项目通过约10公里的航线及沿岸打造的光影长廊、滨水市集等,串联起成都的历史文脉与现代风情,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夜间游览体验。玉林东路则是城市夜生活的另一核心区域,汇集了如“硬米酒馆”、“梦田音乐”等众多特色酒吧及音乐现场,满足消费者夜间社交与娱乐需求。夜游锦江与玉林东路共同构成了成都夜间消费的重要增长极,显著提升了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 06 游逛路线:六大商圈解锁成都消费指南 01.潮流先锋路线: 春熙路步行街→华兴街(锦江剧场)→成都IFS→成都太古里→大慈寺→十二月市博物馆→1314爱情专线(合江亭)→镋钯街→夜游锦江 春熙路所在锦江区游客接待量居全市首位,IFS及太古里集聚超百家国际品牌与本土潮牌,夜游锦江项目贡献显著:游客夜间消费占比达66.4%,航线串联历史街区与现代光影艺术,为夜间消费核心场景之一。 02.都市新韵路线: 交子大道→天府双塔→成都SKP→铁像寺水街→此地CyPARK 作为高端消费地标,SKP与交子大道金融文化、铁像寺水街川西院落风貌形成业态互补,契合80后、90后游客(占比75%)对品质消费与场景多元化的需求。 03.文化沉浸路线: 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泡桐树街→小通巷→奎星楼街 宽窄巷子累计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2024年单年3326万),美团用户评论量居文旅景区前列。“一院一景”建筑群集中体现川西民居文化,关联数据:地方菜消费中川菜订单占比居首。 04.工艺文艺路线: 东郊记忆西门→中央大道→成都墙→成都舞台→东大门→万科天荟→火车头广场→工业横街→南大门→记忆长廊 东郊记忆园区休闲娱乐订单量同比增速24.8%,密室(屋有岛)、酒吧(塘谣火塘)等业态消费贡献突出,工业遗存改造空间年均举办超千场活动,带动周边消费生态圈发展。 05.文艺漫游路线: 芳华街→玉洁巷→玉林综合市场→玉林街→玉林三巷→玉林四巷→玉林东路→玉林西路 玉林东路酒吧集群(硬米、梦田音乐等)为夜间消费重要节点,市井餐饮与创意小店满足游客对本地化体验的需求,餐饮订单量增速11.7%。 06.生态艺韵路线: 麓湖美食岛→伊甸岛→海浪公园→麓坊中心→云朵乐园→麓湖CPI→麓客岛 生态艺术空间契合亲子家庭游客偏好(80后占比42%),融合自然景观与艺术消费场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