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快讯 > 正文

北京拟推出《文化旅游体验基地评定规范》

2022-07-26 16:18:17 北京商报

《规范》推动北京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

7月25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关于对北京市地方标准《文化旅游体验基地评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征求意见的通知,拟明确文化旅游体验基地的基本要求、评定内容及评定方法。其中在评定内容方面还拟明确,基地有科学、清晰的体验流程规划和参观线路;有专人讲解与指导。该《规范》将推动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

\

三年内须无安全事故

文化旅游体验基地是指依托各类景区、博物馆、科技馆等传统旅游资源以及文化机构、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非传统旅游资源,提供突出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等首都文化特色的体验项目,具有配套设施和接待条件,对文化传播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资源场所。

从基本要求来看,《规范》拟明确,基地应有专职管理和服务人员,设施设备完善,具备旅游开放条件,基地近三年内未发生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市场秩序问题、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件以及其他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有清晰体验流程

在评定内容方面,《规范》还对基地项目特色拟提出规范,项目特色具有符合自身资源特点的鲜明文化主题;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和挑战性,能够提升参与者的心理满足感与获得感;类型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旅游需求;融入大数据、AI、VR/AR/MR等新技术应用。

在服务与人员管理方面,《规范》还拟对基地的专业人员配备进行了规范,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资质和专业知识、技能的讲解、示范人员;有规范的讲解词,讲解词能够科学、准确地体现基地特色。同时,服务人员定期接受专业技能、安全知识、紧急事件处理等方面的培训;服务人员应统一着装,服装保持干净整洁。

针对体验方式,《规范》还拟明确,体验渠道多样化,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采用场馆导览式、艺术导赏式、沙龙课程式等多种体验方式。在体验流程方面,有科学、清晰的体验流程规划和参观线路。

引导行业多元化发展

在《规范》拟出台前,北京已经推出了100多家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体验基地。2020年12月,北京市首批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发布,其中包括北京市珐琅厂景泰蓝非遗文化体验基地、北京敬人文化纸文化乐园体验基地、古北水镇北方风情小镇文化体验基地等16个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和市场号召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场所。一年后,北京市文旅局又发布了北京市100家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名单。当时,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关宇曾表示,希望此次推出的百家文化旅游体验基地,能彰显北京的深厚文化底蕴,赋能旅游发展,满足游客和市民消费需求,加快文化和旅游产业复苏。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沟通,邮箱:news@lvjie.co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品牌活动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余良兵

    现任辉耀资本执行合伙人。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资、战略、运营管理、在线旅游、...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欢乐谷集团。

  • 王笑宇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留法旅游管理学博士,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