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11:23:04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
签证、消费和支付便利化推动入出境旅游市场超预期增长
3月26日,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中国旅游研究院年度标志性成果发布会”,共发布8项标志性研究成果。其中《202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5年发展预测》(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17)是由戴斌院长任主编、凝结全院集体智慧的科研成果,数据分析所所长张杨代表课题组进行发布。
2024 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受政策利好、供给优化和出游意愿上涨等叠加因素影响,旅游经济从快速复苏阶段转向繁荣发展新周期。国内旅游总花费、出游总人次、节假日平均出游距离、目的地停留时间等主要指标均已经超过或接近 2019 年水平。节假日、暑季、冰雪季等“七节两季”的避暑、研学、冰雪、美食、购物、自驾、邮轮等旅游新需求带动旅游投资增长和商业创新。受签证、消费和支付便利化、“你好!中国”全球推广等利好影响,入出境旅游市场实现了超预期增长。2025年旅游经济总体预期更为乐观,主要发展指标将创下历史新高。要全面地、发展地解读旅游经济数据,释放更加积极的市场信号。抓好冰雪季和春节旅游市场推广和优质供给,力争全年旅游经济高开高走。面向下沉市场和升级需求,发展普惠旅游,提升服务品质,创造文化休闲新空间和旅游消费新场景。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景区、度假区、城市、街区、线路和企业支撑,推动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丰富入境旅游产品体系,保障入出境游客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市场环境,重点提升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一、2024年旅游经济步入从快速复苏新阶段到繁荣发展的新周期
受各项政策利好的叠加影响,城乡居民出游意愿高涨,假日旅游人潮涌动,暑期和冰雪两季旅游指标创下历史新高,入出境旅游实现超预期增长。消费拉动旅游投资和创业创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商业环境持续完善,2024年旅游经济从快速复苏新阶段走向繁荣发展新周期。全年旅游经济景气指数(CTA—TEP)同比上升2.1%,处于景气区间,从分季度指标看,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2024年,全国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24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84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增长60.8%,其中外国人2694万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496万人次。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增长77.8%。通过免签入境外国人2012万人次,增长112.3%。内地居民出境14589万人次,其中因私出境14015万人次,赴港澳台出境9712万人次。
“两季七节”彰显旅游市场活力。经课题组综合测算,暑期(6至8月)全国国内出游人数达19.49亿人次,同比增长6.0%;出游总花费达1.31万亿元,同比增长8.3%,出游距离、游憩半径和游客满意度均创下历史新高。2023-2024冰雪季,全国冰雪旅游首次超过4亿人次,收入达5500亿元。冰雪旅游休闲正在东北、华北、西北形成“三北之弧”,走向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川渝、中原城市群“多点连片”的新空间格局。2024年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假日城乡居民日均出游人次全面超过2019年,春节、国庆等5个假日人均旅游花费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假日旅游市场的客流增长更快、消费更高、流速更快、体验更多,旅游流向呈现热点更热、温点升温的特征,旅游目的地形成了融合创新、开放共享的新格局,旅游服务品质得以全面提升,旅游中国,温暖向前。作为旅游市场热度、接待能力、供给创新的关键窗口期,假日市场带动了旅游经济稳中有进,进中向好,有效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出游意愿、消费预期和企业家信心。
签证、消费和支付便利化推动入出境旅游市场超预期增长。过去一年,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的专项机制协调推动17个部委,针对外籍人员来华旅游出台了一系列便利措施,持续优化外籍人员来华的各类渠道。随着外交、移民、公安、口岸、金融等部门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文化和旅游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加大推广“你好!中国”,入境游客数量实现了超预期增长。出境市场中香港和澳门地区保持基础市场地位,东南亚、东亚近程出游为主的市场格局没有改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目的地特别是西亚、北非地区明显增长。
新质生产力助力旅游投资和市场主体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市场化程度持续加深,对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了以中旅、华侨城、首旅、锦江、岭南、浙旅投、山东文旅、陕旅、川旅、携程、开元、春秋、祥源、融创、复星等旅游集团20强为代表的骨干企业,引领重大项目投资和目的地接待体系提质增效。2024年,旅游集团20强营业收入合计5731亿元,同比增长了4.3%;平均营业收入286.55亿元,同比增长了3.9%。在过去一年里,一批以科技和创新为驱动,具备引领性、成长性和价值感的先锋企业迅速崛起。如景德镇陶文旅的世界手艺、阿那亚控股的文艺生活、成都文旅的生活美学、亚朵酒店的传统待客之道、深圳奥雅设计的儿童友好、马迭尔文旅的冰雪旅游、杭州象外文旅的村落美学、合肥滨湖投控的城市更新、云南康藤的生态旅游等。这些市属、区属国企或者创新型民营企业,抓住旅游经济从快速复苏走向繁荣发展的时代机遇,导入文化、艺术、科技等新质生产力增量激活社会存量资源,培育了众多小而精、小而美、小而暖的文化新空间和旅游新场景。
稳步提升的游客满意度承载了人民群众的旅游获得感。202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80.91,同比增长1.1%,处于“满意水平”。居民出游需求增长和理性消费理念推动了供给侧产品研发、场景创新和业态升级加速,旅游目的地文化休闲和旅游场景上新频率加快,推动游客满意度稳步回归上升周期。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推动投诉质监维度的游客满意度同比增长了8.3%,实现了78.05分的历史新高。
2024年入境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度81.85,同比2023年增长4.8%。其中,港澳台入境游客满意度80.36,外国入境游客满意度82.06,外国游客入境旅游体验提升显著,同比增长8.1%。出境旅游市场全年游客满意度80.06,同比2023年下降2.8%。主要原因包括出境旅游市场保持快速扩容趋势,国内居民对品质、体验、性价比等需求标准不断提高,需求升级与境外目的地资源供给适配情况出现偏差,住宿、交通等价格过高等。
二、2025年旅游经济:更为乐观的预期与更高质量的增长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宏观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巩固旅游经济步入繁荣发展新周期的关键一年。综合城乡居民出游意愿、旅游供应链恢复程度、旅游投资创新、游客预订和旅行商采购指数等先行指标,旅游市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等趋势性指标,经课题组综合研判,我们对2025年旅游经济保持更加乐观的预期,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总花费、节假日出游距离、目的地停留时间、新增就业人员、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旅游景区、度假区、旅行社、星级酒店等级民宿等旅游市场经营主体数量,以及入出境旅游人数、旅游外汇收入等主要指标有望全面创下历史新高。
2025年旅游工作将以“扩内需、振消费、深融合、高质量”为发展主线,要做好冰雪季和暑期及假日旅游的优质供给,夯实旅游经济“高开高走”的市场基础。推进普惠旅游,发展品质旅游,多措并举保障城乡居民的旅游权益。完善旅游强国的目的地城市与乡村、旅游项目投资与服务品牌支撑体系。进一步扩大对外对内开放,提升入境旅游和消费便利化水平。完善旅游法规体系,提升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