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11:10:24 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
滑雪旅游需求蓬勃发展,“就近”滑雪趋势明显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和中电信文宣科技公司日前联合发布了《2024-2025滑雪旅游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一、滑雪场地建设稳步推进,“南展西扩东进”效果显著。
1. 截至2024-2025雪季,我国拥有室外滑雪场地676个,室内滑雪场59个,分布范围已遍及30个省级行政区,“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效果显著。
2.滑雪场分布呈现区域化特征:室外滑雪场形成东北、京津冀、新疆阿勒泰三大核心区,山西、山东及四川等地也逐步形成集聚效应;室内滑雪场则集中于南方都市。
二、滑雪旅游需求蓬勃发展,“就近”滑雪趋势明显
2024-2025年雪季,我国滑雪旅游总人次预计超5600万。从性别来看,男性参与滑雪占比约为63%,女性约占
37%,表明男性是滑雪旅游的主力军。
从滑雪旅游总人次来看,参与室外与室内滑雪旅游的人次比例约为10:1,说明室外滑雪旅游更受欢迎。同时,70%游客选择在省内进行滑雪旅游,“就近”享受滑雪乐趣。
三、北方室外滑雪蓬勃发展,南方室内滑雪渐成热点
1.我国室外滑雪场滑雪旅游人次空间分布整体呈现由北向南阶梯递减趋势,核心吸引区为黑龙江、吉林和河北。
2.我国室内滑雪场滑雪旅游人次空间分布呈散点分布的特点,室内滑雪旅游人次最多的省份为广东,其次为江苏。
四、滑雪旅游市场拓展加速,“南客北上”趋势愈加明显
从客源地分布来看,室外滑雪旅游客源输出能力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并呈现南北呼应格局,其中河北、四川为
主要客源地,广东、湖南等南方省份增长迅速。室内滑雪则呈现南强北弱特征,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方省市表现突出。
五、重点区域“室外”滑雪旅游流:北京和河北
北京:随着高铁、航空等旅游通道优化,北京市滑雪旅游流一定程度上突破空间邻近效应,集中体现了对南方各省份客源地的拉力作用。
河北:河北省滑雪旅游流联系范围遵循距离衰减规律,近程空间流动明显。其中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建设促进北京和河北省之间的滑雪旅游流形成“强联系”关系。
五、重点区域“室外”滑雪旅游流:黑龙江和吉林
由于丰富的滑雪旅游资源、完备的旅游配套设施,以及亚冬会、冰雪节等节事的带动作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滑雪旅游具有高流入型特征;旅游流网络结构克服地理空间跨距障碍,与客源地之间的联系表现出鲜明的资源指黑龙江和吉林向性特点。同时,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均呈现强联系或较强联系特征。
五、重点区域“室外”滑雪旅游流:内蒙古和新疆
内蒙古:内蒙古借助“十四冬”的成功举办,滑雪旅游持续升温,省内客源丰富,且其省外客源地主要为江苏、湖北、山东。
新疆:新疆滑雪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具有雪期长、雪量大、雪质优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四川、重庆、甘肃等西部
省份的主要滑雪旅游目的地。
六、重点区域“室内”滑雪旅游流:广东和四川
广东和四川:凭借先进的造雪技术、丰富的配套设施和多样化的冰雪娱乐项目,广东省与四川省滑雪旅游流呈现出明显的虹吸效应特征,与北京、山东等部分北方地区联系较为紧密。广州热雪奇迹与成都热雪奇迹作为重要室内滑雪场,交通便利以及品牌吸引有力开拓了远端市场。
七、游客画像特征:年轻人成为滑雪主力军,整体停留时间较短
从性别来看,室内/外滑雪旅游男性占比预计均超过60%;
从年龄分布来看,年轻人成为室内/外滑雪旅游的主力军;
从停留时长来看,预计主要集中于0-12小时,占比83.32%;12-24小时、24-48小时及48小时以上占比均小于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