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快讯 > 正文

从独木舟到山东舰:航海史撬动百亿旅游经济

2025-07-11 22:36:46 新旅界 龙小云

军事旅游经济背后的七千年航海童话史

7月4日,今年香港维港的山东舰开放日,直接把军事行动变成了爆款嘉年华。歼-15的升降机忙成“观光电梯”,开放首日山东舰及编队共接待超过1万人次参观,后续单日接待量维持在2000人次左右。当甲板军乐队演奏《东方之珠》时,有网友调侃:“这波情怀杀比演唱会值票钱!”香港青年张兵,因抢不到票爬玉桂山向山东舰挥舞国旗,被全网喊话“必须送他上航母”——这波UGC(用户生成内容)传播,省了至少2亿广告费。

\

张兵挥舞国旗,迎接山东舰航母编队访港

今天是中国航海日设立第20年,也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但这个日子对很多人来说,可能还不如“双十一”购物节来得熟悉。但航海日不是日历上冷冰冰的数字,这背后蕴藏着百亿级的市场机遇,更它藏着中国人从新石器时代到航母时代的七千年“蓝血基因”。

01

百亿“军事旅游”蓝海:从摸枪打靶到航母夜宿

当前中国军事旅游市场规模已突破80亿元,但仍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仅以天津泰达航母公园为例,2024年接待游客量129万人次、实现营收2.6亿元,净利润45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7.4%、48.24%和251.87%,创下了史上最好商业表现。而这样的数据相比国外的水平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据了解,美国“中途岛”号航母博物馆年营收已经超3亿美元。

近年来,国防教育、军事旅游等项目受欢迎程度明显增长。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国防体验”关键词搜索量2024年增长300%。但即便如此,国内相关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消费端对于相关产品的开放度也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国内孩子在溺爱中学习军事和航海历史,孩子们登上甲板时跟在后面的家长会念叨“子涵,离护栏远点”,反观荷兰小学生在潜艇里吃午餐,美国家庭常去军事基地打篮球,已经司空见惯。

\

7月8日,“犹说宝船来: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纪念展”在上海开幕,该特展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郑和文化场馆联盟共同主办,一经开放深受市场关注。据了解,该特展上的“宝船积木”很快卖断货,99元一套的航海日志笔记本成文创爆款。

目前,在军事旅游博物馆方面,国内仅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海军博物馆(青岛)、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上海东方绿舟国防园、珠海航空博览会(航展)等有限的选择,且很多都是退役的军事装备,对于满足普通民众和军事爱好者来说,还有很多不能“解馋”的尴尬。相较其他一些发展军事开放日比较早的国家,在航母上打篮球,在军事基地里接受基本的防卫知识教育和战时动员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什么时候我们的“国防体验游”能升级成“住军舰旁边,白天军训晚上一起带夜视仪抓兔子”?我们也从小时候军训过来,不是不能吃苦睡大通铺,是想保家卫国的时候,没摸过枪。毕竟未来保家卫国不能依靠红缨枪和大砍刀。

02

七千年航海童话

从新时期时代的“古董出海”,到秦始皇时期航海业的发展,再到郑和下西洋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以及清朝北洋水师覆没,直至如今中国海军建设的强盛……中国人7000年的“蓝血基因”里蕴藏着巨大智慧和文化宝藏,简单梳理,更像是一部专属于中国的航海童话。

\

1982年浙江出土的有段石锛,收藏在温州博物馆

你以为网购跨境包邮是现代发明?其实早在7000年前,中国东南沿海的人已经玩起了“国际代购”。浙江出土的“有段石锛”(一种带台阶的斧头),不仅在中国台湾、菲律宾遍地开花,甚至一路漂到南美洲的厄瓜多尔。更绝的是,仰韶文化的彩陶碎片,居然出现在中国澎湖岛和中国台湾高雄——这些红陶罐子坐着独木舟“出差”,比郑和下西洋还要早5000多年。那时候的航海家,大概一边划桨一边念叨:“只要浪够大,陶罐也能当快递。”

秦始皇也很重视航海,统一全国后,曾五次巡视各地,包括渤海沿岸的一些港口,在芝罘刻立石碑。他最后一次巡视是从镇江附近乘船出海,扬帆北上,再次到达芝罘。秦朝有几次较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徐福东渡日本,就是其中的一次。

之后汉代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繁荣强盛的朝代,航运有较大发展。汉代不但开拓了广泛的沿海航行,而且向远洋发展,远达印度半岛的南部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并以此为中介,使得当时世界上两大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连结起来,构成一条贯通欧、非、亚的海上航线。唐代为了扩大海外贸易,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船舶远航到亚丁附近。贾耽《广州通夷海道》曾对这条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航线所经过的港口、转向点以及航行所需时间等等作了详细记载。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为三大洲人民的文化和经济交流作出贡献。

明朝郑和的岂止是宝船队?基本就是大航海时代的"服务器集群"。苏州官船厂造的九桅宝船,相当于今天055大驱的吨位;带去的青花瓷和丝绸,就是明朝的"文创品"。但最绝的是航海日志——郑和船队记录的星象定位法,比GPS卫星还靠谱,能让现代海军在印度洋直接"复刻"600年前的航线。可惜这波操作没转化成"航海带货",反而被当成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中国航海技术,经过汉、唐、宋、元几代人的积累和创新,达到很高水平,海上交通空前繁盛。1405~1433年,明永乐至宣德年间,中国航海史中出现了一个高峰,那就是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

\

图:北洋水师历史图片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北洋水师,是清政府筹建、李鸿章主导的舰队,建设资金超过1亿两白银。

1894年7月25日,日军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严令避战,使北洋海军被困,坐以待毙。2月,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虽筹办北洋水师,但目的仍是维护统治,海军思想与组织上都体现出近代科学技术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进一步影响着北洋水师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海军建设和防卫发展的一大弊端。也是从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开始,中国的海军和航运一下屈辱了快一个世纪。

航海日不是一个日历表上的日期,更不是一个国家硬宣传的任务。它是小朋友摸到舰载机轮胎时的惊叹,是老大爷比较古今海图时的会心一笑,更是外卖小哥路过军港时,下意识挺直的腰板。就像那艘停泊在维多利亚港的山东舰,看似钢铁巨兽,实则满载着从新石器时代就开始书写的航海童话。这些东西应该是离每个人很近的,门槛不高的事情。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沟通,邮箱:news@lvjie.co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品牌活动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余良兵

    现任辉耀资本执行合伙人。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资、战略、运营管理、在线旅游、...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欢乐谷集团。

  • 王笑宇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留法旅游管理学博士,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