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布会上,陈通介绍了上海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上海具有发展旅游业独特的区位交通、资源禀赋、要素市场和消费市场优势,有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等丰厚的文旅资源,集聚了金融、科技、人才等优质要素资源和一大批优秀旅游企业。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始终坚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高度重视发挥旅游业的“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功能,加快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幸福产业,上海也已发展成为我国都市型全域旅游的“标杆城市”。
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不断提升。2019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5522亿元,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6%。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海接待国内游客2.3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809.5亿元,分别恢复到2019年的65.3%、58.7%,复苏幅度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7.4和19.7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上海接待国内游客1.44亿人次,收入1724亿元,分别比2020年增长55%、6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3%、78%,复苏幅度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和8个百分点。
旅游供给更加丰富。上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A级旅游景区130家、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1个、不可移动文物3449处、优秀历史建筑1058处、历史风貌保护区44片;有博物馆153家、美术馆94家、剧院和演艺新空间217家(其中剧院137家)、电影院385家约2400块银幕。“红色旅游”“建筑可阅读”“黄浦江旅游”“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等,都是“千万级”流量入口,已经成为上海最为亮丽的城市名片和旅游品牌。上海是国际会展之都,每年大量的节、会、展、赛活动在这里举办。世界著名艺术家汇聚上海,每天约有100场营业性演出在这里精彩呈现,带来高水准文艺表演。上海通过城市更新形成了大量文旅新空间,包括“网红”打卡地武康大楼街区、上生新所、思南公馆、徐汇艺术西岸、一江一河的滨江步道等。
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上海旅游工作勇于创新,建成我国唯一的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率先实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外国人过境144小时免签等政策。 “旅游+”“+旅游”成为共同行动,旅游与文化、商务、体育、工业、农业、科技、卫生、金融、交通等联动、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伦敦奥林匹亚展览中心想转身新城市空间 预计费用将达10亿英镑
迪士尼新任CEO花落谁家? 上海迪士尼成Bob Chapek有力竞争筹码
上海迪士尼乐园首个扩建项目明年夏季开业
上海迪士尼明年6月调整票价 各级票价均有所上调
甘肃上半年接待游客1.6亿人次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34.3亿元
中山金马上半年预计净利最高达6896万
西安旅游2019年上半年亏损450万元650万元
上半年第三产业增速超GDP 旅游业有望获得新动能
我国已评定公布36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洪水后橘子洲景区重新开园迎客 首日接待游客过万人
桂林上半年接待游客量突破6000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消费849亿元
新疆上半年接待游客7589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152亿元
国庆中秋假日第六天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46亿
2018年我国旅游总收入拟达近6万亿元
WTCF:2018全球旅游总收入增长率有望达6.7%
国家旅游局2018年春节假日旅游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