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正文

2020年前8月青海旅游总收入达180亿元

2020-09-09 16:27:19 中国新闻网

1至8月,青海省累计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

“1至8月,青海省累计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0亿元,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的6成和4成。”8日,青海省副省长杨逢春说。

当日,以“创新、统筹、融合、共享”为主题的2020全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旨在着力推动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探索疫情背景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新路径。

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和“三江之源”,有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自然遗产可可西里,有远古文明的昆仑神话、黄河发端的河湟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交汇点。

“青海集地理极地、生态高地、安全要地、文化名地、旅游净地于一体。”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宁介绍。

截至目前,青海省文化旅游企业达到6380家,2019年该省接待国内外游客5080.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61.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以上。

据了解,今年4月以来,青海先后开展了“黄河·河湟文化”惠民消费季、中国景区创新发展论坛、诚邀全国人民游青海等活动,全面激活青海省内文旅市场。

同时,将文旅演艺和文旅集市有效结合、融入夜间经济,为广大群众及省内外游客提供多元消费选择。坚持分区分级原则,推出预约服务、限制景区流量、倡导错峰出行。

“青海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天然优势,在推动产业融合、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二级巡视员、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白四座说。

论坛期间,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立足当前青海文旅资源,从青海地理极地、生态高地、安全要地、文化名地、旅游净地5个方面,围绕生态、人文、和谐、美食、自驾线路等内容,以视频、图片及图文并茂的形式,就该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产品线路进行了推介。

同时,发布了翻越祁连山旅游线、大美青海河湟文化旅游线、热贡艺术研学旅游线等9条自驾车线路产品。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沟通,邮箱:news@lvjie.com.cn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品牌活动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余良兵

    现任辉耀资本执行合伙人。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资、战略、运营管理、在线旅游、...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欢乐谷集团。

  • 王笑宇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留法旅游管理学博士,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