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正文

80后北京大妞刘笑嘉:每个人都是生活家

2020-03-09 10:44:57 新旅界 刘笑嘉 cherry

披着旅行的外衣,回看原本生活,做自己的生活家。

刘笑嘉的微博里有这么一段话: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会的净是一些毫无用处的事情。每当别人问我,你的工作是什么?我都不知该如何回答,甚至羞于回答,因为我的工作总结起来就是吃、喝、玩、乐。可是,现在我可以一本正经地告诉你,我以吃喝玩乐为己任!

是的,没错,作为旅行家的她,把这种吃喝玩乐发挥到了极致。“媒体习惯用旅游达人、旅行作家甚至网红等等诸如此类的词来给我打上标签,但事实上我从不觉得我是可以被定义的。人生不设限,才会遇见不一样的自己。”她就是这样一个“随性洒脱”的人。

“精英人士、高级白领”,这是2013年之前,贴在她身上的“标签”。

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的刘笑嘉,做过时尚杂志服装编辑、时尚生活杂志特约撰稿人、专栏作者,本以为人生就这样了,每天朝九晚五。改变却来得那么突然,又在意料之中。

我可能就是多动症患者还久未治愈,喜欢东跑西颠的人生。”2012年7月,她辞掉工作,PK过父母和男朋友,一人踏上了去拉萨的列车,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现在想起来,也会觉得当时的自己特别惨,买不到卧铺,就钻进睡袋在座位底下睡。感冒加高反,硬是流着鼻血撑了下去。”就像是潘多拉魔盒被打开,从此旅行成为了流淌在她血液中的东西。

2013年7月,她出版了人生中的首部图书作品《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记录了她看到的风景、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这本书入选豆瓣2013最受关注图书TOP100,《语文报》高考作文素材,畅销逾十万册并上架美国亚马逊。

“旅行就是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面对真实的自己,这本书是写给我自己的,也是写给所有不安分的都市小青年。”她这样说道,在路上,有了大块的时间用来回味平日里的生活,记忆仿佛将生活换了一副面孔。最好的旅行,其实就是通往自己的内心。

“我也很惊讶,没有想到这本书能受到年轻一代的喜欢,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是初中生、高中生。” 她所传递的“热衷于探索世界,热爱生活,热爱旅行”的理念,让这本书热销全网,一炮而红的她也成为了粉丝心中的“青年偶像”。

她先后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邀请成为演讲嘉宾 ,书籍、微博、微信、各个自媒体平台的也吸引了大批青年粉丝关注。

粉丝对《我怕没有机会,选择真正喜欢的生活》的留言

2013年的非洲之旅,是刘笑嘉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从塞拉利昂的弗里敦、二道河、老总统府、军舰湾、肯特,到香蕉群岛、马克尼、科诺、马格布兰卡、马格巴斯……时至今日,刘笑嘉都还记得那个国度的风土人情。

“传来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爆发的噩耗,我的脑海里想到的是这些我真真切切去接触到的人,一起相处时的脸庞、笑容和温暖。我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那时,她这样想道。

刘笑嘉在塞拉利昂一所教会学校与当地人合照

回国后,她发起“全世界给我勇气”的公益活动,并将描写西非作品的图书作品《全世界给我勇气》以及西非摄影作品,在搜狐媒体大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地连续举办7场义卖,所筹善款悉数捐予全球最大独立人道医疗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MSF,用于救助埃博拉病毒患者。

2019年10月,刘笑嘉的第三本书《月光照在撒哈拉》出版,记录了她在夏天的撒哈拉沙漠中与当地人一起生活的旅途点滴。

书中这样写到:我的到来,在这个家族,甚至整座城市引起了轰动。因为我是这里唯一一个在街上闲逛的黄皮肤,也是唯一一个不戴头巾就敢出门的女人,甚至,我是近数年来这座“热城”唯一的长途旅行者。我在阿尔及利亚这个一半撒哈拉、一半地中海的国度里,与十一个柏柏尔成人、五个孩子、十二只猫和一只乌龟一起度过了一个半月,除了在这座撒哈拉中的“热城”生活,一起过一年中最盛大的穆斯林节日——古尔邦节,我们还开车在地中海沿岸旅行……

“发表之后,我的很多朋友告诉我,这本书写得太真实了,在当地工作了很长时间的华人,都不知道其中的一些细节。”她说道,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那里的风景,人们的故事,都让自己更加热爱生活。

旅行家、畅销书作家、“全世界给我勇气”公益活动发起人, 这几个词显然不足以定义刘笑嘉。爱折腾的她还是PADI水肺潜水员,游泳、滑雪、滑板、滑翔伞、攀岩、射箭、瑜伽、骑马、徒步、摩托等项目手到擒来,不在话下。

凭借着优秀的内容生产能力和旅行带来的丰富阅览,她先后接受CGTN、《GEO德国国家地理》、《Marie Claire嘉人》、《SELF悦己》、《vivi昕薇》等知名媒体专访,被《旅游新报》评为2016年度十大美女旅行家之一。还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RI中国国际广播、北京文艺广播、北京城市广播、天津交通广播等多家电视台、电台常年受邀嘉宾, 《南方周末》、《中国国家旅游》、《旅游》、《汽车自驾游》、《摄影旅游》、《环球时报》等纸媒特邀撰稿人。

“旅行是我一生的兴趣,写作就像是我的助手。通过它,将我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让更多的人知道。” 多重身份的背后,刘笑嘉对于旅行的认知,生活观念的倡导也迎得众多品牌的青睐。她出演了张家界建市30周年宣传片,是国内外众多知名旅游目的地的推广大使,合作的品牌涉及旅行、酒店、美食、时尚、运动等领域。

“在我看来,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而旅行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去过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看过很多不一样的风景,也体验过很多不一样的经历,唯一不变的,是我对生活的热爱。”她这样总结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披着旅行的外衣,回看原本的生活,找自己、做自己、遇见不一样的自己,这就是我。”

以下为新旅界与刘笑嘉的对话:

新旅界:做媒体人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刘笑嘉:何其幸运,我曾经是媒体人。在媒体实践得越久,越是明白生产原创优质内容的辛苦,也更清楚原创优质内容的重要性。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我掌握了采访、写作、拍摄、剪辑、策划、运营等最为基础的能力。

新旅界:辞职做旅行作家的想法,是什么时候萌发的?

刘笑嘉:2012年的时候,我辞职开始了独自的长途旅行。对于文字,我有种莫名的喜爱。所以在旅途中开始尝试在蚂蜂窝、微博等平台写一些游记,当时便吸引了很多粉丝。接着就有一些出版人来向我约书,写一些旅行方面的作品。成为旅行作家不是一个精密计划后的结果,而是一条走着走着就出现的路。

新旅界:在写书方面,你有怎么的原则呢?

刘笑嘉:当下媒介和资讯很发达,比速度、比时间、比信息量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字才有生命力。我不想做一书作者,完成一件作品之后就销声匿迹了。我所写的文章,笔下的文字,都是有连续性的,我将旅行当作线索,串联起我的对生活、对旅行、对自己的感受和体察。

新旅界:回国后你发起了“全世界给我勇气”的公益活动,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刘笑嘉:2013年11月份,我在西非旅行的过程中,埃博拉病毒就在我旅行的国家开始爆发,只是当地讯息不发达,大家都不知道。旅行期间,我拍摄了许多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照片。2014年回国之后,在《全世界给我勇气》出版的时候,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大面积爆发,甚至殃及了其他大洲。

听到这个消息,我就想:当时与我一起拍照片、握手、聊天的这些人,他们怎么样了?但是,没有人知道,因为我自己也没有他们的联系方式。之后,我就告诉自己要为他们做点什么。所以,我就将《全世界给我勇气》以及在西非的摄影作品进行义卖,义卖所得用于救助西非的埃博拉病毒患者。

新旅界:当时做这个公益活动的时候,有受到质疑吗?

刘笑嘉:当时网络上有很多人,包括我的一些朋友,他们都不理解我的行为。他们会说:中国还有那么多人吃不上饭,那么多孩子上不了上不起学,你怎么不帮忙?你管得着那么远这事吗?看到这些言论,我也很难受,但是我自己觉得,这个事情就是和我有关系,这些人都是曾经对我很好的人。所以,我也想做一些事,能帮助到他们,就这么简单。

在我旅行的时候也会参与到一些公益活动中,自己所合作和推广的一些品牌,也会举办公益活动,我都愿意积极加入进去,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新旅界:你是怎样完成内容生产的呢?

刘笑嘉:我并没有专门的、仅仅为我一个人所服务的团队,有关内容的核心工作主要是由我自己来完成的,也有一些作品是由我和我的伙伴一起来完成。我和我的工作伙伴都以自由的形式组合,因不同项目的形式、预算而进行不同方式的组合。每个人同时处在一个以上的项目中,或者一个人身兼多职,我相信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种自由组合的工作形式中。做内容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调性。包括我对自己的形象打造方面,有些人觉得立人设,迟早都是要崩的。我不这样认为,立人设只不过是将自己的个性更加鲜明化,做真实的自己就是最好的。我所生产的内容,不是如流水账一般的游玩观光,根据不同的品牌调性、国度地区、景点项目,都有一整套个性化的从构思到制作的逻辑。

新旅界:你选择合作品牌的标准是什么呢?

刘笑嘉:我比较喜欢的就是年轻一点的品牌,在进行合作之前,我们会头脑风暴,有思想上的碰撞;结合品牌所想要的调性,以及我自身与我的粉丝所匹配的调性,进行评估双方是否匹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合作品牌要清楚它自己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它所倡导的理念是怎样的。

新旅界:你向年轻一代粉丝,传递的是怎样的一种价值观呢?

刘笑嘉:向粉丝分享的东西,有纯粹的旅行方面的推介,也有旅行中遇到的感动的、难受的、好玩的、惊奇的事情。我会告诉粉丝,旅行并不是感受生活、认识世界唯一的方式,看书、交友、运动、学一门课程这些都是途径,每个人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去尽量的客观的描绘世界,伸出触角去接触这个世界。

新旅界:你认为,生活和旅行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刘笑嘉:旅行是高客单价、低频次的消费,旅行内容才是高频次的消费内容。

有的人将旅行当做度假或者旅游,但我个人更倾向于:生活其实比旅行更大,旅行也只不过是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去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旅行是为生活去服务的。

新旅界:你的收入怎么样?

刘笑嘉:这份工作体面但收入不是稳定的,不是每个月按点发工资。我觉得,做这样的工作或者以这种方式生活并不能纯为了钱,如果你不是真正热爱这种工作方式或者这种生活方式,你是无法坚持下来的。

新旅界:家人理解你的工作吗?

刘笑嘉:2013年,我辞职去西藏旅行的时候,我父母还是有很多的担忧。一开始,他们并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事情,也不知道怎么向亲戚解释我的工作。那么,我能做的就是尽量去向他们解释,去任何地方都会提前与他们说,努力让他们理解我的工作、我的这份兴趣。从反对、冷战到默认,现在他们也很支持我去旅行,我的文字和视频也成为了他们了解我的一种途径。

新旅界:旅行给你带来的改变是什么?

刘笑嘉:我没有记录过自己走过多少国家和地区,去过多少城市和景点。这些数字,对于我而言不是很重要。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难把它摘出来,说某一个点或者哪些地方给人生带来了重要影响。归根结底,这些走过的路,最后都融入到生活中了。对生活、对他人都更加包容,更加愿意换一种角度去理解、体会他人。对生活的定义也更加广泛,生活有太多种,生活没有正确答案,选择你喜欢的就是最适合你的。

新旅界:你是如何定义自己的?

刘笑嘉:我不想定义自己,我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框住呢?今天我所拥有的这些“头衔”,并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我碰巧赶上了这个时代。如果时光倒流,让我重新选择,我也不能保证我的人生轨迹不发生变化。我只是一个简单的人,披着旅行的外衣,回看原本生活,做自己的生活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沟通,邮箱:news@lvjie.com.cn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品牌活动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余良兵

    现任辉耀资本执行合伙人。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资、战略、运营管理、在线旅游、...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欢乐谷集团。

  • 王笑宇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留法旅游管理学博士,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