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目的地 > 正文

北京市发布餐饮服务单位防控指引 去餐馆吃饭也要测体温

2020-02-06 14:36:13 潇湘晨报

该《指引》适用于饭店、餐厅等餐饮服务单位及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

在餐饮服务单位入口处设立体温测量处,对就餐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必要时进行复测;餐饮服务单位应控制就餐人数,原则上就餐人员间距宜一米以上。2月6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餐饮服务单位防控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该《指引》适用于饭店、餐厅等餐饮服务单位及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

餐饮从业者所有在岗员工应配戴口罩上岗

《指引》要求,餐饮服务单位要掌握本单位人员健康状况和在京离京情况。对前14日内,离开湖北地区或者有过湖北地区人员接触史的到京人员,餐饮单位督促其在到京之日主动向居住地或者住宿地的社区(村)报告健康状况,于到京之日起接受14日的监督性医学观察,每日早晚监测体温,不得外出,观察期满后方可上岗。

国内其他地区到京人员,到京14日内,应当每日早晚自行进行体温和健康监测,加强个人防护,在监测期间,可以执行弹性工作时间,尽量减少与其他员工的近距离接触。

餐饮服务单位应对从业人员每日早晚测量体温,做好记录,发现有发热、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其工作并督促其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症状消失前不得上岗。

所有在岗员工应配戴口罩上岗,口罩弄湿或者弄脏后立即更换。使用后的口罩应妥善收集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从业人员应避免与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或生病禽畜。

就餐人员也要测体温

《指引》要求,在餐饮服务单位入口处设立体温测量处,对就餐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必要时进行复测。对有发热、干咳等症状者要及时劝离,并告知其佩戴口罩,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就餐人员应主动配合体温测量。

餐饮服务单位应当在就餐区设置洗手设施,洗手设施附近配备洗手液(皂)、擦手纸、干手器等。

就餐场所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

针对就餐环境《指引》明确,就餐环境应干净整洁,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转正常,应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每周进行关键部件的清洗、消毒或更换。

对接触较多的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预防性消毒。应增加卫生间的巡查清理频次,每日消毒不少于三次。

控制就餐人数 原则上保持一米

疫情防控期间,禁止餐饮服务单位承办各类群体性聚餐活动。从业人员在从事餐饮服务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扎堆聊天。

消费者到餐饮服务单位就餐,餐饮服务单位应控制就餐人数,保持人员就餐间距,原则上就餐人员间距宜一米以上。员工就餐时也应符合上述要求。

提倡使用二维码扫码点餐、结账。如采用传统点餐、结账方式应注意减少人员聚集,保持合理间距。

外卖送餐 应采取不接触方式

针对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送餐服务,《指引》要求送餐员要全程佩戴口罩,口罩弄湿或者弄脏后立即更换。使用后的口罩应妥善收集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尽量减少与客户的近距离接触。送餐箱应保持清洁卫生,餐食不得遗撒,每日对送餐容器进行消毒,

送餐人员在取餐、送餐时,应采取不接触的方式。如外卖可以送到楼门口、小区门由顾客自取,减少人员接触。

标签: 北京 吃饭 测体温
版权声明:原创内容版权归新旅界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
摘录或转载的第三方内容,仅为分享和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新旅界的立场,也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转载信息版权属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有转载需求请发邮件沟通,邮箱:news@lvjie.com.cn
更多 一周热门 更多 品牌栏目
更多 品牌活动
更多 文旅高层说
更多 文旅大咖说
更多 评论员专栏
  • 余良兵

    现任辉耀资本执行合伙人。此前曾长期服务于中青旅,曾先后负责投资、战略、运营管理、在线旅游、...

  •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旅游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乡村振...

  • 赵晋良

    暨南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主题公园研究及相关工作12载,现就职于欢乐谷集团。

  • 王笑宇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留法旅游管理学博士,旅游...